行业资讯
盘点2018年专利十大热点
2019-01-09779次

  北斗系统精确导航扬国威

 

  遥想古时,智慧的国人懂得用北斗七星辨别方向。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巡弋星空,为各行业提供精准的导航服务。2018年广州开发区北斗导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下称北斗联盟)成立,为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北斗导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抗震救灾、风驰电掣的动车组,都能看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系统)的身影。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已成为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系统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从最初筹建到顺利运行,倾注了众多研发人员的智慧和心血,一路满是艰辛坎坷。最初决定启动北斗一号工程,进行卫星导航试验探索,是在1994年。当时,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各发射了20多颗卫星,已完成全球组网,并占用了最适合卫星导航的黄金频段。我国与正在建设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欧盟,推动国际电联从航空导航频段中最大限度地挤出一小段以供使用。北斗系统科研人员艰苦奋战,终于在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将一颗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北斗卫星发射到星空,开启了中国北斗系统的征程。

 

  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拥有短报文通信功能,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功能。

 

  高精尖的卫星导航技术自然少不了专利的身影。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北斗导航专利布局快速增长,但基础技术研发还需加强,海外布局水平还需提高。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企业的海外专利布局意识还不够强。

 

  可喜的是,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在卫星导航领域逐渐实现了从技术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预计2020年北斗导航实现全球组网后,国外卫星导航企业将同步得到我国导航系统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这意味着我国该领域企业将直接参与全球竞争。

 

  从产业布局上看,目前我国北斗系统企业主要集中在6个产业园区,分别为北京亦庄卫星导航产业园、上海北斗导航应用产业基地、广州开发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四川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如何让北斗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效支撑企业发展,是每家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北斗联盟面对的两大挑战。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北斗系统逐步实现全球组网,国内相关企业需要尽快启动海外专利布局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北斗联盟将起到标杆性的作用,营造支撑北斗导航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环境,构筑北斗导航产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

 

  业内专家建议,在专利储备方面,相关企业应针对北斗产业链或产品链中关键节点的技术,如芯片、增强系统等加强专利布局,并有意识地在技术空白点上进行专利挖掘。除了自主创新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专利许可、转让等方式,获取一批与北斗产业发展相关、围绕未来发展重点进行布局的专利,形成专利组合。(本报记者陈婕)

 

  5G技术:形成合力推标准

 

  2018年,5G标准化进程迎来里程碑时刻。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NR)独立组网(SA)标准(下称5G SA标准)冻结,加上2017年12月完成的非独立组网标准,自此5G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5G商用步伐进一步加速。

 

  3GPP其中一位主席指出,5G SA系统不仅显著增大了网络速率和容量,更为其他行业打开了通过5G系统进行行业生态系统变革的大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IMT-2020(5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表示,相关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的愿望。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在5G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5G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在5G标准推动过程中,由中国单位或个人在5G相关的标准组织担任的关键职位高达30余个,其中在3GPP共有11人担任工作组主席或副主席职务,投票权超过30%,文稿数量占比达到30%,牵头项目高达40%。

 

  此外,从专利布局上看,我国也已经位列全球5G专利第一梯队。由TD产业联盟发布的《5G关键技术创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全球企业在中国和美国申请的5G关键技术相关专利数量最多,Polar码、大规模阵列天线和核心网等关键技术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国,华为、中兴、爱立信等传统通信企业在5G关键技术专利布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TD产业联盟知识产权总监王鹏表示,在5G关键技术专利申请数量上,中国和美国构成第一梯队,但中国和美国各自的技术优势不同。美国由于在技术上积累深厚,因此在在先技术(例如LDPC码、大规模阵列天线)的二次创新和行业应用中有一定的优势。而中国在创新型技术的研发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Polar码、NFV、SDN和MEC等关键技术。

 

  报告建议国内各方还需以新创性技术为突破点,进行多维度的创新。例如,5G核心网的已定标准技术和待定标准技术仍需要结合产业化情况来进行补充和完善,我国企业可以R15版本标准中的新创性技术为基础,进行以应用为目的的研发。此外,还需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企业的产品需求为导向,进行科研成果的深度挖掘和二次开发,使之更加符合5G产业化的需求。

 

  随着5G技术的研发和商用化进程的推进,如何形成合理的专利许可模式已经成为国际巨头企业关注的重点。目前,爱立信、高通、诺基亚等公司已经率先公布了5G专利费收取标准,例如爱立信将对每部使用其相关技术的手机设备设立2.5美元至5美元的收费标准,并推出固定收费的模式;高通对使用其5G技术的手机按售价收取2.275%至5%不等的专利费。不过,与此不同的是,中国移动最近对外宣称,其拥有的5G标准专利坚持免费开放。

 

  如此看来,要想在全球快速形成统一的5G标准,并保证5G能够快速实现商用,需要全球各相关产业的参与方共同协商5G专利规则,共同促进5G专利生态环境的建设,这样才能使得多方从5G的发展中受益。有业内专家也建议,各方应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指导原则,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5G参与方应积极进行对话和协商,形成广泛认同的5G专利规则,使得全球能够在标准、专利和市场等多个方面共同受益,共享5G产业化发展的红利。(本报记者刘叶婷)

 

  高价值专利:大浪淘沙始见金

 

  挖掘高价值专利为企业所用,是每个科技型企业视为抢占先机、谋求发展的重要法宝,但高价值专利就像埋藏在沙中的金子,有待被人们挖掘和发现。为了在专利大数据中掘金,2018年,国内外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借助人工智能等手段对海量专利数据进行技术质量、潜在价值的快速评价。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帮助企业从大量专利数据中发现优质专利、快速综合评价企业专利实力以及推动专利运营、投资等活动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海量的专利数据中,要挖掘出那些具有闪光点、有高价值的专利,国外有哪些可供借鉴的高价值专利评估模式?

 

  据了解,美国知识产权咨询公司CHI首创推出了专利记分牌,因深入分析世界各大公司在美国的专利竞争态势,而获得广泛的认可。美国Ocean Tomo公司的知识产权质量指标(IPQ报告)也是颇受认可的高价值专利评价体系。IPQ报告主要是基于专利特性统计模型计算IPQ得分,这个模型包括50多个离散并通过市场验证的专利特性,如商品化状况、权利要求、诉讼、所有权等。

 

  此外,欧洲专利局专利价值评估软件--IPScore也值得关注。该软件是欧洲专利局从丹麦专利商标局购买的,用于进行专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IPScore能对专利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通过客观结果、风险机遇、财务前景、投资前景和净现值分析5个维度对专利的价值进行结果展示。

 

  如此看来,国外已在高价值专利评估方面探索出了不少指标体系。那么,国内机构又是怎样发掘高价值专利的呢?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咨询培训中心高级咨询顾问孙涛涛博士表示,对于中国高价值专利的筛选和评估,国内也有很多机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中国技术交易所的专利价值度(PVD)、合享新创的合享价值度、知识产权出版社的P2I中国专利价值评估系统等。

 

  以P2I中国专利价值评估系统为例,这些自动评估系统如何进行有效评估呢?为了验证P2I中国专利价值评估系统的科学性,孙涛涛对山东省高校专利进行了评估。以山东省高校专利价值评估为例,按各市所有专利的专利价值的平均分进行排序,并按各件专利的当前权利状态(有效、在审、无效)进行统计,同时结合专利总量考虑,济南、青岛、聊城为山东省高校排名前三的城市,这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的主观认知也是一致的。孙涛涛介绍。

 

  从单件专利价值排名看, P2I特有的实体指标体系能帮助相关主体准确挖掘出有价值的专利。如山东某大学的一件专利在P2I的常规指标分值为91.72分,排在第1位,排在第55位是山东另一所大学的一件专利。但是,在P2I的实体指标体系分值排名中,前者只有36.28分,而后者获得84.65分。究其原因,原来排名第55的专利经历了两次转让和两次质押,且转让都是转让给企业,质押也说明了金融系统对该技术价值的肯定。这些实体指标体系和常规指标体系相结合,能从不同角度客观地揭示专利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专利布局不断加强,全社会对加强专利运用、充分发挥创新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有很高的期待。在盘活专利资产的实践中,特别是在专利转让、许可、运营、质押融资及证券化融资等活动中,都绕不开一个共同的难题--对涉及的专利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孙涛涛表示,通过掘金专利大数据,无疑可以帮助相关企业、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本报记者 陈景秋)

 

  工业机器人:自主研发显成效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加重要。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在汽车、金属制品、电子、橡胶及塑料等行业取得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高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制高点。

 

  那么,工业机器人竞争格局如何?2018年,由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下称报告)显示,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连续6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98.2亿美元,工业机器人达168.2亿美元;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7.4亿美元,工业机器人达62.3亿美元。

 

  然而,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下,工业机器人市场却牢牢被国外巨头企业占据。数据显示,2016年,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家族发那科、ABB、安川、库卡占据了全球58%的市场份额,其他国际品牌也分别在全球有超过4%的份额。相比之下,国内机器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较低,合计9.7%。在我国,四大家族占据了国内57.4%的市场份额,国产品牌只有32.8%,不过相比2015年的25%,国产机器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当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产品以中低端为主、自主品牌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尤其在专利领域,核心专利缺失、国外企业专利壁垒高筑的现状是限制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业内专家表示,工业机器人的核心专利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家,我国拥有的核心专利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初步实现了控制器的国产化,国产工业机器人正逐步获得市场认可。同时,我国已将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发展重要战略,国内厂商攻克了减速机、伺服控制、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国内一些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自主研发水平和能力取得了明显进步。如,宝鸡秦川机器人生产的RV减速机已形成17种规格60多种速比的产品系列,年产突破万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能自动清除太空垃圾的空间机械臂为原型,推出了国内首个面向环卫垃圾分拣领域的机器人,分拣率达93%,工作效率是传统人工分拣垃圾的8倍。

 

  在知识产权领域,业内也在谋求通过专利运营的方式来促进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创新发展。如广东省粤科国联知识产权投资运营基金发起成立了工业机器人专利池,希望通过此方式集聚产业创新资源、促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面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的专利数量偏少、技术并不领先、核心专利缺失的情况,政府、产业联盟、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还需协同发力,制定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开发路线,围绕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热点寻求技术突破,积极探索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本报实习记者李思靓)

 

 

  芯片产业:注入强芯针

 

  2018年伊始的中兴事件让整个国内芯片市场元气大伤,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未来7年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禁售理由是中兴通讯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这一纸禁令让中兴通讯立刻进入了休克状态,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2018年7月,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开展,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已终止拒绝令并将中兴通讯从《禁止出口人员清单》中移除。

 

  中兴通讯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之一,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专利数量均在国内外企业中名列前茅,但面对美国的禁令却仍无招架之力,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国内集成电路乃至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仍面临内核空芯化的挑战。经此一役,业界再次引发了国内芯片产业如何摆脱受制于人状态的讨论。

 

  芯片产业是一个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全球高科技领域的战略必争制高点。据了解,通信类芯片可分为成熟度、可靠性较高的基站芯片和一般的消费终端芯片。前者是中兴通讯等信息通讯技术服务商所要用到的高端芯片,基本被外国厂商如高通所垄断。IC Insights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4385亿美元,前十大半导体厂商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58.5%,这些厂商分别是三星、英特尔等,其中并没有出现中国厂商的身影。而在最常见的智能手机芯片中,虽然国产芯片中已有华为海思推出的麒麟芯片,OPPO、小米也都有研发布局,但国外芯片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其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多个环节,目前在材料、设备、制造这些环节中,国外企业还占据绝对优势。

 

  芯片产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这些投入在短期内难以看到成效,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说到底,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比拼。对此,有专家建议,首先,行业应充分利用和发挥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作用,运用知识产权运营等手段充分整合集体力量和上下游资源,建立起产学研用全产业链条的协同机制,发挥我国应用领域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这一先天优势,降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夯实知识产权实力,营造有利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应用生态环境。其次,国家还需要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以点带面,在市场竞争、技术研发中形成正反馈。龙头企业在市场中已经获得现金流支持,资金压力小,同时从企业战略上有把控上游市场

创新方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755-88399290/0731-89911237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新华保险大厦601室

创新方舟微信公众号

了解集团更多的信息与动态请扫码关注